王权用走的,从四合院到电影院,只需十几分钟。
电影院坐落于繁华的大栅栏步行街,原身是大观楼影戏院,始建于1907年,只比中国电影的诞生时间晚了两年,是清朝最早的电影放映场所之一。
王权的父亲王前昆年轻时候是大观楼影院的一名放映员,一路伴随着大观楼从国营单位变成了公私合营企业,最后变成了他自己的私人公司。
八十年代的王前昆头脑灵活,倒腾起了古玩,有了钱后就把曾经工作过的大观楼影院买了下来,改名为的大王影戏院。
那时候电影业肯定是不如古董赚钱,老王纯为了他那份热爱电影的情怀,王权也是从小受老王的影响,每天放学不是回家,而是先来电影院,放什么就看什么,所以练就了他超强的阅片量和对电影深沉的爱,电影就是他的童年。
到了九十年代,老王因为一次打眼损失惨重,伤心之余干脆离开古玩行当,用剩下的钱买了一些商铺,几套楼房,商铺用来出租,楼房后来三次离婚基本都分给了老妈,同时他把工作重心放在了电影院的经营上。
老王对大王影戏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,从米国引进最先进的放映设备,建造超大银幕影厅,改善观影环境,丰富影院文化底蕴,终于成为京城特级影院之一。
可惜遇到了电视行业的春天,电影行业的寒冬,1991年内地年度总票房还有31亿,到1999年就只剩8.1亿了,高投入的大王影戏院遭受重创,盈利艰难。
之所以叫影戏院,就是因为除了放电影,为了生存偶尔也会排演戏曲节目,京剧、梆子、相声来者不拒。
期间虽然有关部门也做出了市场化调整的努力,比如从1994年的《亡命天涯》开始每年以票房分账的形式引进10部好莱坞大片。
1995年,电影局更是调整制片准入资格,制片权逐渐下放到民间,可依然不改内地电影市场的颓势。
直至2002年年底《英雄》横空出世,开启了华语商业大片的新纪元,2003年内地总票房10亿,04年15亿,05年20亿!
这个增长速度,王权恨不得直接穿越到十几年后,内地票房几百亿的时代才是适合他的舞台!
大王影戏院到了,古香古色,很有明清建筑的韵味,百年前的老建筑早已不复存在,但老爹还是选择了按照原来的风格进行装修,因此当年还被电影《霸王别姬》选中拍了一场戏,王权有幸旁观。
进去后都是熟悉的面孔,更早的时候王权也在这里打过假期工。
“哟,少爷回国啦!”
“啥时候回来的啊少爷?”
“老板不在,这是替父视察呢~”
员工们跟王权都很熟了,嬉闹了一阵,王权交了钱,让他们给自己出一张最近场次的《霍元甲》,38元一张,略高于平均票价,但因为有会员,所以只需要28块钱。
自从上了大学,能自己拍广告赚钱后,王权就有支持票房的意识了,虽然电影院是他家的,但自己没买票就进去看,说到底就是一种偷票房行为。
最近的一场在半小时后,是600厅的大场,影厅大,银幕也大,看着更过瘾。
等待的间隙王权观察了一下观众,成群结队,人头攒动,基本都是来看《霍元甲》的,这就是大片的魅力,当然,和档期也不无关系。
年关将至,元旦前后到大年初一之前都算是贺岁档,比如今还不成气候的暑期档强多了。
看看年底上映的都有哪些电影就能明白贺岁档的强势了,先是《哈利波特与火焰杯》(哈4)打头,接着是陈可欣导演的歌舞大片《如果·爱》,然后是《指环王》导演的新作《金刚》。
同时期还有三部国产电影穿插,分别是刘振伟的《情癫大圣》,张一谋的《千里走单骑》,还有那部05年国产电影里唯一票房过亿的《无极》~
05年国产片票房1、5、7、8,引进片票房第1、第2都是在这个档期产生的,贺岁档有多香就无需多说了。
等了十几分钟,可以进去观影了,店员给他选了最佳观影区,他进去后周围陆陆续续填满了人,到电影正式开始的时候,600座的大影厅已经有七八成的上座率了。
而且电影开始后也陆续有人进来,几乎把影厅填满,一个戴着帽子和口罩的女孩中途进来,见自己的座位被占了,无奈跑到了最后面的角落。
王权没有关注其他人,沉浸式欣赏电影,电影开篇就是中年霍元甲在和外国人的比武擂台上,然后开始了从他小时候进行倒叙。
剧情从幼年霍元甲的父亲常威的一场擂台赛开始,很快,孩子长大了,长大后的霍元甲好勇斗狠,行事乖张,一句“这一拳二十年的功夫,你们挡得住吗”把此人霸道而自信的性格暴露无遗。
没想到啊没想到,浓眉大眼儒雅风度的黄飞鸿竟有这么嚣张的一天,感觉李莲节的表演很突破,凭此片拿个最佳男主提名不难。
后面霍元甲PK秦爷的那场戏更是燃爆全场,看得人全身绷紧,大气都不敢喘,看到精彩处,王权恨不得按下暂停键,一帧一帧地分析拍摄技法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导演的快乐你不懂请大家收藏:(m.xsbiqu.com)导演的快乐你不懂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