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章 卷三十一 突围
长平谷地,月华盈满。赵括立于中军望台,手撑栏杆,举目望月,身上甲胄晶亮,形影壮伟,出尘超凡。裴封见之,只觉如诗如画,不由慢下脚步,驻足不前。
“先生何事?”
赵括转身问,背靠栏杆看向裴封。
裴封扫一眼望台周围值守卫士,走近赵括,低声道:
“军中断粮矣,明日后,无所食也,将军不急乎?”
“已令杀马吃。”
“可军中多有不愿。臣以为,将军当听诸都尉,及众军之意,尽快溃围而出方是。”
“先生勿劝。王龁见我粮尽,杀马食,不日必来攻我。到时,我必尽灭其攻来之军,再乘胜击,必大败之!”
“先将军言三日,至多十日,然如今十余日矣,王龁并未来攻!”裴封道。
“我亦奇之!”赵括皱眉道。
“是以,其饿毙我等之意甚明矣!”
“故关似确已失。”
“必是!将军,再不可坐以待毙。若长壁险,无意再攻,西山口亦壁垒日坚,不欲攻。在西山口至小云岭一线秦军,则阵线长,易于突破也,攻之,必溃,大可一战!”
“其后如何?北去尽是重山峻岭,何以活?”
“不论遁入深山,或是凭山据守,皆强过在此为敌四面包围!将军!”
“先生勿劝。置身死地而后生。此时一动不如一静。且今上必发邯郸之兵来援!到时,必大破秦军,不单上党大胜,我必进击陉城,尽取秦河东地!”
“将军!今上岂可为一郡之得失,倾国都之兵搏战?”
“如今已非一郡之争也,关乎社稷存亡矣!岂可犹疑不出?”
“将军乃今上心腹,不知今上之行事乎?”
“仲秋之夜,我等赏月。”赵括忽面色一沉道。
“诺。”
裴封应诺闭口,心中百转千回,一时酸辣苦,不知何味也。
长平谷口,秦军长壁上,灯火闪耀。值夜守御甲士严阵以待。背心疼痛渐轻,季蝉自觉好受许多,手扶胸墙,眺望赵人谷中营垒,默默无语。
“五百主,换值已到。”吴大近前言。
“哦。”
季蝉应声,转身走去,不时与换值军中相熟士卒官吏点头致意。下长壁,走去自军营帐路上,忽想去看二毛。闻其意,谭雄、吴大、陈力几人皆愿同往。有五百主亲率,守垒军吏书录几人所属军,名字爵位官职后便放出营。
皓月当空,照亮路上。几人并肩而行并不言语,脚步声沙沙作响,夜空中几声鸟鸣传来。季蝉循声望去,依稀见一黑影于天扑翅飞行。几人皆望天,争相乱猜测,不识何鸟也。
行走间,面前现出一大片坟地。一个个坟头,前插木碑,在月光下拖出整齐清晰浅影,密密麻麻,占地广阔,从路边北去,直抵小云岭山脚下。起先此处,只葬万余人,皆为攻长平及故关战殁者。待七月三十长壁一战后,数万战殁士卒又葬此,之后又有司马梗军攻守故关,阵亡数万人葬此,前后已是有八万余人埋葬于此,广袤如鬼城矣。
走到路边,季蝉忽停下脚步,皮履之下,杂草倒伏,虫虫乱飞。谭雄、吴大、陈力几人皆是止步。白昼随五百主来过不止一次。然夜里来,却是头回,心中不禁皆是发紧,头皮阵阵发麻。见五百主不进不退,不言不语,夜风里双目空洞,陈力只觉瘆得慌,不由开口出声道:
“埋骨于此倒不孤单。”
“待战罢。家人自是来移回骨骸,葬于故乡。”
“费钱费事,不如便公葬于此。”
“各家自有想念。”
“公室亦出钱,自家花费不多。”
“移回家乡便于祭扫。”
“哎,可怜二毛。”
“人一死,真无劲。可得活欢喜。”
“安知作鬼不快活?”
“滚!”
听得几人在旁乱说起来,季蝉转身道:
“听闻城里舞楼,又来新姬,我欲一观。”
“同往!”
几人顿时高呼。季蝉一挥手,大步向长平城走去,左右皆是跟随,陈力乐得一路蹦高,呦呵怪叫,惹得众人笑其色急。
天亮,闻鸡而起,武安君满面愁容,忍着浑身酸痛下床,穿衣,走去厕中,好一阵方出来,洗面后,进屋喝水,吃早餐。吃完,在军吏帮助下穿好甲胄,便在院中空地甩手转圈走路,一名军吏一旁随走,口述昨夜军中报来幕府之事,报罢,见武安君点头,方才离去。白起是继续独自转圈。
幕府中,军吏士卒各自忙碌,卫士守在各路口门廊,戒备森严。尉裨将王龁进来,见武安君于院中行散,便是下回廊,跟在身边一边陪走,一边说事:
“上将军,昨夜又有赵人来降,皆为守壁士卒射杀。再来,可否允其降?”
“不畏其诈降乎?”
“何畏之有?”
“杀之即可。莫为赵括诡计所动。”
“赵人自降,何关赵括?”
“事皆相关,兵不厌诈,汝莫轻敌。”
“诺。赵人每日于溪中取水。或可从上游截其水流。”
“不必。其亦有于营中凿井。”
“截水亦可苦之。”
“截下之水淹自军?”
“可冲赵人营垒!”
“看清点,赵人于高处筑营。再则,若水冲下,溃我长壁,岂非助赵人。”
“长壁岂是易毁之物。”
“岂知其不易毁?”
“或可乘夜放火烧营,逼其溃围。”
“莫生奇计。待赵人好点,以利其长住谷中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季蝉战长平请大家收藏:(m.xsbiqu.com)季蝉战长平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