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爹爹,你我父子一体。您若是抵御倭寇不力,吃了大败仗,丧城失地,很可能叫朝廷砍了脑袋,而我至少会被流放三千里。至于娘亲她,也很可能被充入教坊司为姬。现在,您既然毫无练兵的头绪,不如就让我来全权操办此事吧?”
高洪容的话不多,但是,句句戳在了高愈的心坎上。
高愈是彻底没了办法,与其就这么等死,不如就让高洪容试一试?
一直以来,高洪容给高愈的印象,都是格外的少年老成,言必行行必果,屡有出人意料的妙招,将劣势局面彻底翻盘。
“好吧,我们一家人,共赴此难。”
高愈暗暗后悔不迭,早知今日,不如放下读书人的臭架子,提前给张知县送上一份厚礼。
高洪容也没有练过兵。但是,他兼任过县人武部第一书记,耳濡目染之下,多少知道一些军事训练的科目要求。
而且,戚家军是怎么练出来的,作为资深的明史爱好者,高洪容自然是非常清楚的。
张知县既然做出了给足钱粮的姿态,高洪容也就很不客气的让高愈开了条子,加盖官印之后,从县库里提了三千贯铜钱和两百石粮食出来。
乡兵,一般情况下,是农忙时下地干活,农闲时集中练兵。
但是,大明朝建立至今,整个江南地区,已经太平了百余年之久。
别说县里的乡兵们,没有接受过正经的军事训练,就连驻县百户所的军士们,也早就没有操练过了。
正好,县城外的大校场荒废已久,高洪容就和高愈,领着十名带刀护院和十五名长随们,驻扎了进去。
一支军队,不管是乡兵也好,还是朝廷的正规官军也罢,能不能打仗且放一边,首先,要做到令行禁止。
令行禁止的关键,又必须是精干的基层军官。
以前,高洪容参与部署民兵预备役训练的时候,听人武部长说起过,当兵的不怕排长,却怕班长。
高家的带刀护院和长随,正好有二十五人之多。如果,把这些人当作班长,甚至是排长,来进行训练和培养。
那么,等大规模召集乡兵的时候,高洪容就可以掌握住一支千人左右的乡兵队伍了。
余姚县,是超级大县,单单户数就超过了一万五千户。如果,算上隐匿的大量人口,高洪容笃定,轻而易举的就可以组织起一支千人左右的乡兵队伍。
以千人之军,对抗百余人的小股倭寇,只要做到了令行禁止,怎么着,都有一战之力。
当然了,高洪容心里也很清楚,戚继光刚开始用的绍兴兵,特别喜欢讨价还价,实际上,是不堪大用的。
直到,戚继光发现了义乌的矿工之后,这才真正有了反击倭寇的本钱。
只是,高愈不过是余姚的县丞而已,他的手再长,也伸不到义乌那边去。
与其百鸟在望,不如一鸟在手。高洪容只能因地制宜的,作出最合理的练兵选择。
高愈虽然不会练兵,却是明面上的全县乡兵主管。为了不授人以柄,高洪容必须把他留在大校场内,以掩人耳目。
把护院和长随们,都召集到一起后,高洪容背着手,站到了他们的面前。
“你们都听好了,老爷他受命练兵,以抵御凶残的倭寇。成败在此一举,所以,也就豁出去了。”高洪容也不藏着掖着,直接把丑话都说在了前头,“凡是想帮我们父子的,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。只要留下了,除了以前的月例钱之外,每人每月再多给十贯钱。”
这是诱之以利,反正花的是县库里的钱,高洪容一点都不心疼。
不等众人的回应,高洪容接着说:“凡是战死的兄弟,父母妻儿,从此以后,都归我们高家养了。想必你们也都知道,我娘亲和我外祖父,有的是钱。真有个不幸,我对天发誓,只要有我一口干的,就绝不少了你们的妻儿老小一口稀的。”
这是消除后顾之忧,免得众人勉强留下来,到时候掉头跑了,反而会坏了大事。
“另外,若是打跑了倭寇,倒是很有机会脱了奴籍或是贱籍,甚至是,一步登天的捞个不入流的小官儿做做。”高洪容知道众人都不怎么识字,故意把话说的异常之粗鄙。
反正吧,话糙理不糙,都听得懂就行。
等高洪容话音刚落,高小乙已经嚷嚷出了声:“七少爷,您是信人。上次答应的赏钱,一文没少的,都给了小的们。我高小乙,反正是贱命一条,就跟着您卖命了。说不准啊,将来运气好,还可以混个官儿做一做,光宗耀祖。”
有了高小乙的带头,高洪容的五个贴身长随,纷纷应声响应,都心甘情愿的留下了。
高洪容暗暗点头,这四年多来,没有白疼高小乙他们五个,关键时刻,他们都靠得住。
大丈夫,若想成就一番事业,没有一帮子铁杆心腹,怎么可能呢?
带刀护院的头领名叫吕武,他们家是武宁县有名的武术世家,他从小就打熬筋骨,练得一身的硬功夫。
因为,高家的老太爷,出钱出力救过吕家,两家的关系极近。因知根知底,林氏便出钱请来了吕家的师兄弟们,充任高家三房的护院。
“七少爷,本不该小人多嘴,只是,这练兵之事,为何不交与小人?”
吕武习得一身的武艺,却没有获得高家父子的信任。高愈高三老爷老糊涂了,居然任由一个十来岁的小童,来操办练兵大计,这不是胡闹嘛?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高衙内请大家收藏:(m.xsbiqu.com)高衙内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